湖北:孝昌县精准发力 深入推进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
湖北:孝昌县精准发力 深入推进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
近年来,孝昌县精准发力,抓好“扫黄打非”机构队伍建设,深入推进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。采取“三级三员”(县级监督员、乡镇专管员、村级情报员)全覆盖的工作模式,打通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最后一公里,形成县、乡、村三级“扫黄打非”网络监管体系的格局。
一、领导重视,筑牢根基
孝昌县委、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多次就机构、人员、编制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题研究,县领导亲自领导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统筹协调、高位推动。县委分别于2月29日、4月29日两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并明确每年定期召开常委会议,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。县“两办”出台《关于加强和改进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意见》和《孝昌县创建全省“扫黄打非”示范县工作方案》,建立了联席会商机制,健全了责任落实机制、日常监管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。进一步加强“扫黄打非”机构和队伍建设,全县14个乡镇(区)成立了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小组办公室和工作站,各村也相应成立了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站,与综治维稳网格化管理并网发力。落实经费保障,安排“扫黄打非”专项经费30万元,纳入财政预算,保障了全县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的有效开展。
二、三员上岗,织密网络
孝昌县整合社会资源,将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纳入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建设管理,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、共建共享。落实专项资金,采取“县聘监督员、乡聘专管员、村聘情报员”的方式,县、乡、村三级“三员”全部配齐,织密全县“扫黄打非”监管网络。一是城区监督员。以孝昌县“五老”为主体,以社区为单位,按照“就近、方便、快捷”的原则,聘请他们对县城区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进行义务巡查和监督,让“五老”在家门口查看文化市场,宣传法律法规,做好县城区“扫黄打非”工作。二是乡镇专管员,采取“县聘、县管、乡用”的办法,公开招聘12名文化专干,全部下派到乡镇从事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要求他们对各乡镇社区、文化市场进行巡查及监督,加强乡镇层面“扫黄打非”市场布控、法律法规宣传。三是村级情报员,以村干部、退休教师和文化爱好者为主的村民或村干部负责对村级层面“扫黄打非”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和信息收集,引导村民远离非法宗教活动,摆脱低级庸俗腐朽文化,树立良好的家风、家规,加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。
孝昌县专门制定了《孝昌县“扫黄打非”“三级三员”工作细则》指导“三员”开展“扫黄打非”工作。“三员”在监督巡查过程中与综治网格员互通情报信息,发现重大问题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县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以便及时处置。对全县文化市场县、乡、村三级经营户健全档案资料,完善管理制度;对全县文化市场统一制作、悬挂了义务监督联系卡标识和路段责任人,落实三级三员工作职责和分工。截至9月底,全县“三员”配合执法部门检查印刷企业、书报刊摊点、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114家次,查缴各类盗版及非法出版图书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卡通、漫画等“口袋本”图书630余册,制止非法宗教活动1起,引导群众参与“扫黄打非”法制宣传活动40余次,查处文化市场违规经营行为19起,配合工商部门取缔游商游贩3起,受理举报案件2起。
三、宣传教育,凝聚人心
在县电视台、网站等媒体长期滚动播放公益宣传片。抽调专人、专车利用节假日,在乡镇、社区、村组、城区交通要道、人口众多地带悬挂张贴宣传标语1000余幅(条),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。积极开展“12·4”法制宣传日、“4·26”知识产权日、“绿书签”、“远离网吧、阅读经典”有奖征文和万人签名等宣传教育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知识产权、抵制侵权盗版、远离文化垃圾。通过445家“农家书屋”和村级文体活动广场,开展送图书、送戏、送电影下乡活动,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。组织县文艺工作者根据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“四进、五防”活动,创作小品《张网以待》、湖北大鼓《“扫黄打非”落地生根》等“扫黄打非”作品到基层开展巡回展演,由扫黄打非“三员”自编自演的节目,深受人民群众喜爱。组建农民广场舞蹈队、社区文艺队、村级“扫黄打非”工作队,引导群众开展积极健康、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。
有害信息对社会稳定危害极大
如果任由有害信息充斥市场、非法经营,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,社会道德、社会公德、社会安定,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将受到重大冲击。
公安部刑侦局提示
传播淫秽物品,图片超过250张,视频超过20条以上并以此牟利,就构成犯罪。即便没有达到以上标准,但点击量超过3万次或下载超过600次也构成犯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