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:省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赴海西州督导检查“扫黄打非”工作
青海:省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赴海西州督导检查“扫黄打非”工作
为进一步推进2016年“扫黄打非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,根据《青海省2016年“扫黄打非”行动方案》要求,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巡视员张承伟率领的省“扫黄打非”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组于2016年7月26日至28日,赴海西州督导检查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及专项行动进展情况。期间,督查组以明查暗访的形式,先后检查了德令哈、乌兰县等地的出版物销售场所、印刷复制企业、打字复印店和校园周边文化市场,并于7月27日参加了海西州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座谈会。会上,海西州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向督查组汇报了2016年上半年全州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政法、公安、交通、民宗、邮政、铁路、文化等成员单位和州电信、移动、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就本部门开展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情况作了发言。
通过检查,督查组认为:2016年上半年海西州按照省上“扫黄打非”工作部署,结合地区实际和文化市场特点,采取有力措施,严加管控文化市场经营秩序,深入开展五大专项行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同时,对海西州进一步做好下半年“扫黄打非”工作提出五点意见: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紧紧抓住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这一重点任务不放,不断加大工作力度,采取有力措施,进行封堵和查处。二是要把互联网作为主战场,与网络监管部门紧密配合,有力打击和遏制网上有害信息,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空间。三是把文化市场当作是“扫黄打非”的“晴雨表”,采取日常检查和错时检查等方法,落实好市场监管的各项任务,有力整治市场上存在的问题。四是要将案件作为“扫黄打非”的重要抓手,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案件抓紧督促办理,快结快办,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。五是各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,保持工作协作机制、信息畅通,形成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合力,促进全州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再上新台阶,取得新成效。
有害信息对社会稳定危害极大
如果任由有害信息充斥市场、非法经营,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,社会道德、社会公德、社会安定,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将受到重大冲击。
公安部刑侦局提示
传播淫秽物品,图片超过250张,视频超过20条以上并以此牟利,就构成犯罪。即便没有达到以上标准,但点击量超过3万次或下载超过600次也构成犯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