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“扫黄”的重大意义

  «认识“扫黄”的重大意义»--

为什么“扫黄”?我们所说的“扫黄”,包括扫除精神垃圾和扫除卖淫嫖娼两个方面。这里主要指扫除精神垃圾。

  

扫除“精神垃圾”,就是清理和取缔各种宣传淫秽、色情、暴力、封建迷信及各种反动内容的非法出版物,通常俗称为“扫黄打非”。

  

“黄毒”是社会的公害,是旧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,它与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意识是相悖的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黄色文化”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清扫。改革开放以来,由于国外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,致使在一些沿海开放地区,流入了不少宣扬淫秽、色情暴力、迷信甚至反动的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,并由沿海迅速向内地侵蚀,造成了极坏的影响。

  

有一段时间,不少地方的街头巷尾、摊头小店,到处可见那些淫秽色情、质量低劣、格调低下、封面插图充满挑逗性画面的印刷品。一些以大量的篇幅具体地、淫秽地描写各种强奸、性暴力、性变态的场面和心态的境外翻译小说也流传到了我国境内,如美国畅书作家欧文·华莱士和日本的西村寿行的《玫瑰梦》、《情场赌徒》、《情人》、《销魂时分》、《丽人春梦》、《荡妇》、《姘居》、《意乱情迷》、《暴虐》、《野性》等等。一些打着“性科学”的幌子,以大量篇幅具体地描写性器官、性行为、性技巧及以色情勾引人的书刊,如《女性的身体》、《女性的奥秘》、《少女自述》、《女人怎样改变男人》、《女人能拥有数名男人吗》等等;一些封面、插图、标题、广告也日益“性感化”、“肉体化”,袒胸、露腿、半裸、全裸、拥抱、亲吻、床上动作等随处可见,着意渲染、挑逗、刺激感官的标题广告触目惊心,不仅对社会、市容是一个极坏的影响,而且对青少年起到较强的引诱和教唆的负面作用。

  

在音像、电子出版物的发行、放映、销售方面,更是令人担心。在一些音像放映、销售点,通常看到的大多是内容无聊、思想混乱、是非不明的片子。有的从头到尾为打而打,有的展示犯罪分子作恶的行为,有的反映不择手段个人复仇,不少还是盗版的影视作品,侵权的现象相当严惩。特别是一些淫秽、色情、凶杀、暴力的港台、西方“三级片”,也充斥音像市场。1995年12月17日,《人民日报》登载了《一位母亲强烈呼吁扫黄打非不可手软》的举报信,信中反映苏州宝碟激光电子有限公司“贩黄”毒害青少年,此事引起全国强烈反响。电子出版物也渗进“黄毒”,说明“黄毒”是无孔不入的。

  

开展“扫黄”斗争,就是要针对那些危害社会,尤其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丑恶现象进行治理,这是一件大得民心、功在当代、利在子孙后代的实事。

  

随着“扫黄打非”斗争的不断发展,“扫黄”意识在城乡各界逐步得到统一和加强,形成了较有利的社会氛围。同时,我们绝不能低估“扫黄打非”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,必须让全社会认清这是一场文明战胜腐朽的长期斗争,进一步认清“黄毒”的危害,共同筑起抵御“黄毒”的铜墙铁壁。

  

来源:豆瓣/安东(青岛)

有害信息对社会稳定危害极大

如果任由有害信息充斥市场、非法经营,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,社会道德、社会公德、社会安定,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将受到重大冲击。

公安部刑侦局提示

传播淫秽物品,图片超过250张,视频超过20条以上并以此牟利,就构成犯罪。即便没有达到以上标准,但点击量超过3万次或下载超过600次也构成犯罪。